当前位置: 主页 > 新闻动态 > 媒体报道 > 中国肿瘤专家王振国:做照亮吉尔吉斯斯坦的一束光

中国肿瘤专家王振国:做照亮吉尔吉斯斯坦的一束光

时间:2025-10-10 17:55


今日,《丝路新观察》以“中国肿瘤专家王振国:做照亮吉尔吉斯斯坦的一束光”为题发文。
 
作为深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医疗合作的权威媒体,《丝路新观察》重磅报道中国肿瘤学专家人物王振国教授的跨国仁心之举。在汇聚多国顶尖专家的吉尔吉斯斯坦肿瘤防治研讨会上,王教授以五十年临床积淀推出的“两化八法”中西医结合体系,为当地医疗困境注入破局之光。其疗法使92%患者症状缓解,晚期病例重获新生,更令脑瘤患者服药月余即恢复行动能力。官方数据佐证疗效,患者家属跨国致谢,彰显中国方案的科学力量。此报道既是对王教授学术权威的认证,亦是对“健康丝绸之路”理念的生动诠释。
 
报道原文一:
 
中国肿瘤专家王振国:做照亮吉尔吉斯斯坦的一束光
 
本报讯(记者刘英)9月11日至12日,纪念吉尔吉斯斯坦国家肿瘤和血液中心成立65周年国际研讨会在该国首都比什凯克市隆重举行。会议汇聚了来自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阿塞拜疆等多个国家在肿瘤研究与临床治疗领域的知名专家和学者。各国代表围绕肿瘤学基础研究、临床诊疗新技术、多学科协作模式、医疗资源整合以及公共卫生政策等议题展开了深入交流。
当前,吉尔吉斯斯坦(简称:吉)在肿瘤治疗方面存在方法落后、专家匮乏、初级保健层面的肿瘤预警和预防水平不足、偏远地区就医困难以及药品供应短缺等问题。因此,提高吉肿瘤患者治疗的可及性、质量和整体疗效已成为当务之急。
研讨会上,北京振国中西医结合肿瘤医院院长、中国著名肿瘤专家王振国教授在题为《肿瘤防治新突破》的专题报告中,介绍了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的新模式,引发广泛关注。
 
创新模式为生命赋予更多“可能”
王振国教授接受丝路新观察全媒体采访时表示,从事肿瘤研究 50 余年来,他始终在探索“如何以全新模式替代传统治疗方式”。他开创性地提出“两化八法”肿瘤康复与治疗体系。为患者提供个性化和人性化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涵盖心理、冲击、接力、饮食、娱乐、运动、康复和价值八大疗法。该模式已在中国得到广泛应用与认可。
据统计, 2008年至2018年的10年,王振国教授共接诊涉及80多种癌症的13250例患者。经30天治疗, 92% 的患者症状得到缓解,69%的患者肿瘤稳定或缩小。
在中国,许多患者称王振国教授为“临终医生”一当晚期癌症患者被认定无法医治时,他屡屡为他们创造生命奇迹。
王振国分享道:“我曾接诊一名叫孙淑珍的患者,胃癌淋巴瘤广泛转移,初诊时已骨瘦如柴。经过一年的治疗后,她现已健康生活25年。另一位罹患直肠癌、结肠癌、胃癌和性腺瘤四种癌症的患者,经历50多次放化疗后被判无望,我以中药治疗一年,他也健康存活至今25年。最小的患者仅三个半月,确诊肝母细胞瘤,肿瘤体积巨大。治疗一年后肿瘤完全消失,如今孩子已14岁。”他表示,他的使命是让更多人拥有健康生命。让希望之光照亮吉尔吉斯斯坦
据吉医疗保健组织和药物政策部的最新统计, 2024年,吉新增恶性肿瘤病例6651例,比上年增长8.9%。逾40%的患者至晚期才就医,部分地区年死亡率超过40%。人口五年生存率为34.2%。目前,吉卫生部正在对该国肿瘤医疗服务体系推进深入改革。王振国说,三个月前在吉的一次经历促使他再度到访:“当时,我看到肿瘤患者骨瘦如柴、痛苦不堪,因当地医疗条件有限,医生建议放弃治疗。作为一名医生,我不能放弃任何一条生命。我们要成为照亮吉尔吉斯斯坦的一束光。”
近日的走访中,吉儿童医院表达了希望与中方就人才赴中国培训及药物引进签署合作协议。王振国认为,这将帮助更多当地肿瘤患者摆脱病痛。
下一步,王振国计划组织吉方专家赴中国医院实地考察,亲身体验中西医结合“1+1>2”的疗效,并推动患者赴华治疗。他还将出资对贫困患者开展医疗救助。王振国建议,在“一带一路”合作框架下,中吉可共同成立癌症康复协会,加强医药、诊疗等抗癌领域合作。
 
吉脑癌患者家属:中医药挽救了我丈夫的命
得知王教授到访,脑胶质瘤患者库吉尔别克诺夫一家前来致谢。该患者来自吉南部地区的克孜勒基亚市,患病2年,发现时已是晚期。
“确诊后医生就让我们放弃治疗,一个月前我的丈夫已陷入昏迷,仅靠仪器维持生命,服用王教授开的中药一个月后,他现在可以走路、吃饭,还能说话了。”患者的妻子紧紧握住王振国的手连连道谢,“您给了他活下去的希望,中医药救了他的命。”
癌症不等于死亡,但很多吉民众对肿瘤的认识还远远不够。王振国强调,在吉开展肿瘤知识健康教育至关重要。他表示,有机会将组织中国的彩丝带(王振国倡议的爱心传递行动)志愿者赴吉,开展生命经验分享,以“生命影响生命”的方式,让当地患者看到,通过中西医结合治疗,许多癌症患者的生命得以延续十年甚至更久。
 
 
 
 



 
 
同期报纸另一篇关于“吉议员点赞传统中医药,为吉肿瘤防治注入‘东方智慧’”的报道中,再度提及王振国教授。文章指出,作为中国知名肿瘤专家,他独创的中西医结合治疗路径引起吉尔吉斯斯坦议员的高度关注。莱姆巴恰耶娃议员在亲身体验中医治疗后,深切感受到中医药的实际效果,积极推动将传统中医药融入本国医疗体系,为该国探索契合自身国情的肿瘤防治新路径提供了创新思路 。
 
 



 
报道原文二:
 
吉议员点赞传统中医药为吉肿瘤防治注入“东方智慧”
 
本报讯(记者刘英)9月11日至12日,纪念吉尔吉斯斯坦国家肿瘤和血液中心成立 65 周年国际研讨会在该国首都比什凯克市隆重举行。会议汇聚了来自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阿塞拜疆等多个国家在肿瘤研究与临床治疗领域的知名专家和学者。各国代表围绕肿瘤学基础研究、临床诊疗新技术、多学科协作模式、医疗资源整合以及公共卫生政策等议题展开了深入交流。
吉尔吉斯斯坦(简称:吉)议会社会政策委员会主席、议员维涅拉·莱姆巴恰耶娃出席开幕式,并在会议期间接受了丝路新观察全媒体的采访。
莱姆巴恰耶娃回顾道,65年前,吉国家肿瘤和血液中心在艰难中创立。“当时既无现代技术,分子诊断和靶向治疗更是遥不可及。但即便在那样的环境下,医务人员恪尽职守,以非凡的奉献精神和坚韧意志挽救生命。他们始终坚信:癌症不等于终结。”正是这些早期医务工作者“英雄般的努力”,为今天该中心的蓬勃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莱姆巴恰耶娃指出,多年来,该中心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诊断与治疗手段持续升级,个性化医疗逐步推广,化疗方案、免疫治疗及基因工程等技术不断推陈出新。“我们曾经历‘癌症即绝症”的艰难时期,也正迎来通过科学协作使癌症成为可控制、甚至可治愈疾病的新时代。”
她同时坦言,目前该中心治疗肿瘤仍以化疗、手术和放疗为主要手段,吉亟需引入更多前沿技术与创新疗法,让更多患者享受到优质医疗服务,延长生命、提高生活质量。
她特别强调,那些既能延长生存期、又可能实现治愈的新型肿瘤治疗与康复策略值得关注。“两个多月前,我有幸结识中国著名肿瘤专家王振国教授,深入了解了他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的独特路径。此前,我还在中国的医院里亲身体验了中医治疗,长期困扰我的胳膊疼痛显著缓解。这让我对中医药的实效有了深刻体会。”她说。
莱姆巴恰耶娃表示,中医药学凝聚东方智慧,千年传承、博大精深,大量临床实践和数据已验证其独特价值。吉积极欢迎将传统中医药整合进本国医疗体系,为民众提供更多元的健康选择与更全面的健康福祉。
“我们期待在‘东方智慧’与西方医学的深度融合中,探索出更适合本国国情的肿瘤防治之路,为吉尔吉斯斯坦人民带来新的希望。”她说。